尪痹中医护理计划:

尪痹中医护理计划:

郭艺++王家兰++陈祖琨

摘要:中医护理在尪痹的医治及护理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。本文从日子起居护理、饮食护理、情志护理、给药护理和中医特征护理几方面对尪痹的中医护理进行整理讨论,旨在丰厚尪痹的中医护理办法、完善其内容,促进中医临床护理水平的进步。

关键词:尪痹;中医护理;办法

中图分类号:R255.6文献标志码:B文章编号:1007-2349(2016)11-0097-03

尪痹是临床常见病、疑难病,起病缓慢,重复拖延不愈。护理作业关于患者恢复和病况缓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尤其是在中医理论辅导下的护理办法,经过日子起居、饮食、情志、给药等护理办法及特征护理技能,能减轻尪痹患者的关节肿胀、苦楚,促进关节活动,进步患者日子质量。

1日子起居护理

日子起居与健康有着亲近的联络,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曰:“阴阳四时者,万物之所终始也,死生之本也,逆之则灾祸生,从之则苛疾不起”。适应四时气候的改变则筋强肉健,苛疾不犯。起居不小心,寒温不适,日子失节,易使腠理失密,卫外不固,则外邪浑水摸鱼。因而对尪痹患者的护理应遵从日子起居护理的基本准则,帮忙患者拟定合理的作息时刻,辅导患者进行恰当的体育活动和功用训练。

现代研讨标明[1~2],尪痹常见证候类型为风寒湿痹型,约90%的患者对气候改变灵敏,气候改变时症状加剧,尤其是雨前苦楚加剧显着。这就要求护理在临床作业中应把握四时气候的改变规则,辅导患者起居要适应四时改变,进步自我防护知道,做到春季“夜卧早上”;夏日“夜卧早上,无厌于日”;秋季“早卧早上”;冬天“早卧晚起”。在时节改换时,尤其是阴雨气候时当令增加衣被,留意防寒保暖。《灵枢》说:“一日分为四时,朝则为春,人气始生;日中为夏,人气始长;日入为秋,人气始衰;夜半为冬,人气入脏。”人体阴阳的这种天然消长改变必然会影响到疾病的开展和转归,对尪痹患者的日间起居护理,应依据阴阳昼夜消长的改变规则,拟定相应的护理计划,嘱患者迟早留意关节处的保暖,调查晨僵继续的时刻、程度及劳累关节,必要时配戴手套、护膝、袜套、护腕等,加强夜间护理力度,做好安全点评和办理。流行病学显现[3~4],空气污染和湿润环境能形成尪痹发病,故还应重视病房及寓居环境对疾病的影响,为患者营建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;室内开窗通风,坚持空气新鲜,但勿坐卧当风;尽量避免住在底层,室内要有阳光照耀;恰当晒太阳,以助阳气运转,避风寒侵袭。

中医传统健身办法如扶引、太极拳、五禽戏等,可以活动筋骨、流转气血,可辅导患者进行此类活动,但训练时需力所能及,按部就班,一起要避免小关节长时刻负重,避免不良姿态,削减折腰、爬高、蹲起等动作。

2饮食护理

中医学以为“医食同源”,食物也具有性味,把握和运用食物来医治和防备疾病,是中医共同的饮食护理[5]。合理的饮食调度,不光能为医治发明有利条件,并且关于恢复期患者的恢复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[6]。《难经》谓:“四季脾旺不受邪,脾气足够,邪不易侵”。李东垣也云:“脾病,体重节痛,为痛痹,为诸湿痹”,标明脾虚为尪痹致病原因之一。郜亚茹、胡攸水[7-8]等的观念也与此共同。因而,在临床护理中应重视对患者脾胃的顾护和饮食调护的作用。

尪痹多因感触风、寒、湿、热邪所造成的,饮食应以祛风除湿、辛温散寒、清热利湿为总则。前期邪停于肌表,不行妄用滋腻补益之品,应以清淡为主。痹久经络滞塞,需配伍行气活血之品。气血亏虚为尪痹的根本原因[9],可挑选具有补气血、益肝肾、祛风湿之功的食物。辅导患者饮食调护时要依据“证”的阴阳、真假、寒热,结合食物本身的四性五味,依照饮食配膳宜忌,别离给予不同的饮食方,做到辨证施食[10~12]。风湿热痹者应辅导患者选用清凉解热的食物,如生梨、苦瓜、冬瓜等,给予具有清利湿热、健脾除痹的食疗方,如桂花苡米粥(先煮苡米30 g,米纯熟后放入少量淀粉,再加适量砂糖、桂花),忌湿热食物,避免助火伤阴。痛痹者可选用温经散寒之品,如桂圆、牛肉、羊肉及其骨头汤等,以及“附片蒸羊肉”(将羊肉500 g洗净,放入锅中,加适量水煮熟,捞出,切成2.5 cm见方的肉块,与制附片10 g同放入大碗中,并放料酒、熟猪油、葱节、姜片、肉清汤,隔水蒸3 h)等药膳。着痹者可选用除湿通络之品,如冬瓜、丝瓜等,可食用木瓜薏仁粥(木瓜10 g,薏苡仁30 g洗净后,倒入小锅内,加冷水一大碗,先浸泡顷刻,再用小火慢炖至薏苡仁酥烂)。行痹者可选用祛风通络之物,如豆鼓、蚕蛹、蛋类等。酒为“百药之长”,其性温热,辛苦而甘,有行气活血、舒筋通络、祛风散寒等作用[13],故可常饮药酒,如五加皮酒、木瓜酒等。

还应辅导患者忌生冷、辛辣影响食物,海鲜等腥膻发物;少食肥腻之品。尪痹多拖延难愈,重复发作,故食疗宜长时刻坚持,不行求日夜之功,所选食疗亦应性味平缓,不伤正,不碍胃,以利长时刻服用。

3情志护理

尪痹为缓慢、致残性疾病,患者常不能承当最基本的日常活动,如步行、更衣、入学、作业、娱乐和社会交往等,且常因病况反重复复,医治作用不抱负等原因,易呈现消沉、失望、焦虑、郁闷等心思反响,部分患者乃至呈现自杀倾向[14]。《素问·汤液醪醴论》曰:“精力不进,志意不治,故病不行愈。”标明人的心情与疾病之间有着亲近的联络,加强情志护理,对尪痹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。现代研讨也标明临床心思干涉有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心思状况,对临床医治具有杰出的辅佐作用[15]。

护理人员在进行情志护理时可从以下几方面下手:关于新入院的患者应热情接待,自动介绍病区环境、相关规章制度和同病区病房的病友,以消除患者严重的心情;以中医的“喜胜忧”为辅导思想,经过喜而按捺患者的郁闷[16],鼓舞患者与别人交流,把日子中愉悦的作业共享给我们;引导患者听诙谐诙谐的故事、笑话,让其心中高兴,战胜焦虑郁闷的心情。但在运用此办法时,需求留意情志影响强度;关于病况处于急性期、性情急躁、急于求愈的患者,有必要加以了解和宽慰,耐性阐明本病的重复性,若有条件,亦可请病况已安稳的病友言传身教;鼓舞患者依据自己的喜爱,挑选适合的音乐和书本以舒神静性,保养身心,也可辅导患者每天默坐或许静卧一段时刻,幻想做自己喜爱的作业,到达“淡泊虚无,真气从之”的境地。在住院期间护理应亲近调查患者心情,发现不良心思问题时可参阅说理劝导法,与患者打开深化的交流,启示患者自我剖析来免除或缓解其心思压力。也可运用释疑解惑法,耐性解说疾病的发作开展进程,以及用药状况等常识,减轻患者消沉的心情,让患者可以留意自己调护;一起奉告家族多与患者交流,以涣散患者对疾病的留意力。特别状况下还可施行顺情从欲法和发泄解郁法,鼓舞其经过发泄、泣诉等办法发泄内心深处的对立和苦楚。总归,在为尪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时,应本着以诚挚关心、因人施护和避免影响为基本准则,以坚持患者心情达观为意图,一起留意避免七情过极而加剧病况。

4给药护理

《素问·痹论》曰:“风寒湿三气杂至,合而为痹。”指出此病是因为风寒湿邪凝滞脉道,痹阻筋脉所造成的。故常用温经散寒,祛风止痛的药物医治尪痹。临床常用川乌、草乌、附子等大辛大热之药,以及全蝎、蜈蚣、地龙等[17]虫类药物,此类药其效峻烈,且均具有毒性,服用时易发作中毒[18]。雷公藤现在作为我国尪痹医治的常用药物,不良反响甚多,尤以消化道症状最显着[19]。

正确的给药护理可以有用削减不良反响和中毒的发作。给药护理在尪痹护理中尤为重要。首要,要做好用药安全宣教作业,辅导内服中药患者运用传统的煎药东西:砂罐;有毒中药宜先用文火煎约2 h[10];不管饭前饭后服药都应略有距离,避免影响作用;教育患者遵医嘱用药,切勿私行行事。其次,上述药物在临床医治时以外用为主[20],在运用药物前需仔细查看患者皮肤状况,在确保皮肤完好无缺、清洁枯燥的状况下才干运用。再次,要留意用药后的“调查”,此为给药护理的要点。护理人员一要紧密调查患者的病况及服药后的作用,如甘草附子汤(《伤寒论》)“初服得微汗则解,能食。汗出复烦者,服五合,恐一升多者,服六七合为妙”。二要亲近调查患者给药后的反响。因为患者体质和病况的差异,部分患者用药后会呈现过敏反响,如头晕、心慌、厌恶、吐逆、皮疹、乃至过敏性休克等。在给患者用药时,特别是第一次用药者,不管是内服仍是外用,都有必要问询患者是否是过敏体质,如对酒精过敏者就应避免运用酒制中药,对虫类蛋白过敏者有必要禁用虫类药物[21]。若所给药物中含有草乌、川乌、附子、雷公藤,以及虫类药等有毒中药,则更应加强给药后的调查。一旦服药后呈现口唇、舌及肢体麻痹,胸闷,呼吸困难,头晕,心慌,咽喉、食管、胃部炙烤感等中毒症状[22]或外用药部分呈现火热、发红、瘙痒、刺痛等症状时,应立即告诉医师,并合作其进行及时的处理,做到安全用药、祛邪不伤正。

5中医特征护理技能

中医特征护理技能具有用具简略、操作便利、经济适用、患者易承受等特征,作用也很明显,如穴道贴敷、艾灸、火罐、穴道按摩等,可改善尪痹患者的关节胀痛、晨僵等症状,进步患者日子质量。很多临床研讨标明[23~25],中药外治法关于尪痹症状的缓解作用切当。但在施行特征护理技能时,不能忽视操作留意事项。首要护理操作前应做好点评作业,仔细点评患者体质、生理状况、疾病况况和操作部分皮肤状况,以及是否有此项操作的禁忌症。其次,在为患者进行操作时要帮忙其取舒适体位,充沛露出操作部位,留意为患者保暖,维护患者隐私。再次,因患者多发于中晚年人[26],其皮肤触觉和温度觉感触阈值升高,且皮肤灵敏软弱[27],故与患者皮肤直接触摸的操作,如中药熏蒸、熏洗、热奄包等,应留意避免灼伤、烫坏。最终,依据时节、患者的证候分型、患者的耐热程度合理设置药物温度,操控医治时刻。此外,操作进程中及操作完毕后需调查患者部分状况、全身状况和耐受程度,如呈现不良反响,则应及时处理。

6小结

尪痹相当于现代医学的类风湿性关节炎,病因病机不明,现在尚缺少彻底治愈办法,临床医治多以缓解症状为主。中医以为本病是因为患者正气缺乏、腠理不密、卫外不固,又感触风、寒、湿、热之邪,导致肌肉、关节、经络痹阻所造成的,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成果[28]。很多临床研讨显现,在以中西医结合医治的一起,施行中医护理,可帮忙患者较快改善临床症状,进步医治作用,削减并发症,然后进步患者的自理能力及满意度。2014年国家中医药办理局发布了《尪痹(类风湿性关节炎)中医护理计划(试行)》,随及得到广泛运用,对标准和推行中医护理的开展起到了杰出的促进作用。但在临床施行进程中要重视整体观念,结合患者本身状况、天然环境和社会要素与疾病的联络,因时、因地、因人制宜,断定正确的护理准则,对患者施行护理。要以辨证施护为首要办法,依据护理目标不同的病证制订出不同的护理办法,有针对性地从日子起居、饮食、情志、给药和特征护理技能进行护理。一起,要重视患者对护理办法的点评,及时改善护理办法和护理办法,以期不断完善和丰厚尪痹的中医护理计划。

参阅文献:

[1]钱富艳,杨瑞宇,李兆福,等.类风湿关节炎1444例回忆性剖析[J].云南中医中药杂志,2013,34(4):16-19.

[2]杨华艳,杨卫彬,王彤.气候要素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影响[J].我国中医根底医学杂志,2008,14(6):433-435.

[3]Farhat SC,Silva CA,Orione MA etal.Pollution in autoimmune rheumatic diseases;A review.Autoimmun Rev.2011,11(1);14-21.

[4]孙建.河南省漯河区域中晚年人群类风湿关节炎患病况况及影响要素[D].郑州:郑州大学,2013.

[5]张宁,卢敏,戴竟.缓慢肾衰患者的起居饮食护理领会[J].中医学报,2014,29(29):551-552.

[6]曹莎丽,刘宇佳.类风湿性关节炎的饮食护理[J].河北中医,2005,27(2):140.

[7]郜亚茹,曹炜,王清林,等.从脾胃论类风湿关节炎发病与防治[J].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,2016,18(1):88-90.

[8]胡攸水,王涛,李兴梅,等.浅谈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知道[J].甘肃中医,2009,22(3):13-14.

[9]黄颖.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因病机的知道[J].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,2007,9(4):36-37.

[10]陈祖琨.中医临床护理学[M].长春:吉林大学出版社,2015:220-222.

[11]徐桂华,张先庚.中医临床护理学(中医特征)[M].北京:公民卫生出版社,2012:281-283.

[12]国家中医药办理局.关于印发促脉证(阵发性心房颤动)等20 个病种中医护理计划(试行)的告诉,2014.

[13]陈祖琨,汪晓洁.哈尼族单验方[M].昆明:云南科技出版社,2013:10.

[14]Susan J Bartlett.风湿病归纳医治[M].沈阳:辽宁科学出版社,2008:8.

[15]凌云,刘文伟,黄一鲜,等.中医体质辨识原理在消化性溃疡患者饮食护理中的运用作用研讨[J].广西医科大学学报,2015,32(1):160-162.

[16]杨坤.穴道按摩结合情志护理对渍疡性结肠炎患者护理作用的研讨[D].哈尔滨:黑龙江中医药大学.

[17]刘端勇,曾鸿鹄,赵海梅,等.挑选虫类中药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西医结合思路[J].时珍国医国药,2010,21(5):1227-1229.

[18]赵存方,张岩岩,刘丽红,等.类风湿性关节炎药源性胃黏膜损害与中药防治发展[J].临床误诊误治,2009,22(10):81-83.

[19]张贺,王芳,葛平,等.雷公藤不良反响及其配伍减毒增效研讨展[J].我国中医药信息杂志,2014,21(8):126-129.

[20]钱丽萍,戴桂兰,阙慧卿,等.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外用制剂的研讨概略[J].海峡医药,2010,22(8):140-143.

[21]刘端勇,赵海梅,程绍民,等.不同办法编造虫类中药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启示[J].时珍国医国药,2011,22(9):2241-2242.

[22]陈荣昌,孙桂波,张强,等.附子毒性研讨发展[J].我国中药杂志,2013,38(3):1126.

[23]陈雪莲,郑红霞,戴杏娟.中药贴敷医治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胀痛临床调查[J].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,2014,24(7):628-629.

[24]朱惠琴,李梅,李兰.中药塌渍医治82例旭痹中医护理调查[J].护理研讨,2014,22(2):123.

[25]潘华,方陶.中药内服加外熏洗医治类风湿关节炎的研讨[J].光亮中医,2011,26(6):1132-1133.

[26]蔡辉.新编风湿病学[M],北京,北京军医出版社,2007:265.

[27]邓桂芳,黄小惠,张峰,等.晚年患者医源性皮肤损害的原因剖析与护理[J].护理学报,2011,18(10):32-33.

(收稿日期:2016-08-08)

标签:

患者 中医 起居

相关文章

盖德·穆勒
365bet官方开户网址

盖德·穆勒

⌛ 07-02 👁️ 9752
查理·卓别林电影作品
365bet官网体育投注

查理·卓别林电影作品

⌛ 08-16 👁️ 9727